×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六)你為什麼快樂?

在解釋唯識的『萬法唯心造』時,我們說『萬法唯心造』中的萬法,指的是一切現象在人的意識中的投射。其實這種解釋還有不圓滿之處。如果你思維慎密的話,你會發現這種說法與前文提到的心與境是一體的說法有矛盾之處。如果心與境是一體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指出哪是境(被觀察的對象),哪是心(觀察者)。也就沒有辦法分辨現象與意識。這個矛盾該怎麼解決呢?這裡就需要引入世俗諦與勝義諦的概念。仔細解釋這兩個概念會很複雜,因為不同宗派對它們有不同的定義。不過簡單來說,世俗諦就是能用世俗的概念來解釋的真理;而勝義諦則是無法或很難用世俗的語言來解釋的真理,這些真理雖然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但卻可以被聖者所證悟。如果你讀過《心經》,你也許會覺得它很難懂,或者有許多與所學佛法矛盾之處。佛陀講法說五蘊、六根、六處、十八界、四聖諦、十二因緣,而在《心經》所說的『空』中,卻把它們全都否定了。是不是觀世音菩薩要與佛陀唱反調?顯然不是。觀世音菩薩是在解釋證悟空性的感受,所說的是勝義諦,所以聽起來似乎挺令人費解。在世俗諦中,我們可以可以區分心與境(現象),但在聖者證悟空性的那一刻,心與境是一體的。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佛法所說的真實與我們一般人說認為的真實是不同的。一般人所說的真實在佛法裡被稱為世俗的真實,若按佛法的標準,世俗的真實其實是一種假象,或說是顛倒的認知。為什麼這麼說呢?通過前面介紹的唯識宗的解釋,我們了解到人對現象的認知與現象本身是不同的;不僅不同,還會由於認知過程本身的缺陷,而添加了一些現象本身所沒有的屬性。意識到這一點,會啟發我們去探尋一種更完美的、無染污的認知。通過這種認知方式才能了解事物最真實的面目,也稱實相。只有了悟了實相,才能覺醒,才能得到永恆的快樂。

唯識宗雖然對空性的闡述在中觀應成派看來還並不是最究竟、最徹底的,因為中觀應成派認為唯識宗還執心為實有。儘管如此,其理論已足以把世俗的人們從對物質世界的執著與迷茫中解脫出來。其實世界上的大多數宗教,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讓世人不要被外部世界所迷惑,而是要耕耘自己的內心,從心靈上去尋找幸福的源泉。追求幸福,也是人與機器人的最大區別。如果人類不能意識到這種差別,不能做出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那最終的結局便會使人類變成機器人、或者是人工智能的奴隸。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活著只是為了生存,或者只是為了為了某一公司、團體組織或國家而工作,而忽略了自己與他人的幸福與快樂,那麼這種工作有什麼理由不能被機器人所替代?而人類科技的發展,如果是以人的幸福以及人的基本權利為代價(比如不打疫苗的權利),那科技的發展最終的結果會把人類邊緣化,成為為機器而服務的奴隸。思考一下,我們現在賣了命(以命換錢)地寫代碼、維護服務器和網路,究竟是我為機器服務,還是機器為我服務?這其中的分界線在哪裡?

這裡讓我們探討一下人的精神修煉與幸福的關係。2014年的時候,女尼格桑-尼瑪在TED上做了一個很有啟發的演講。有興趣的可以點本帖的擊鏈接去看一下。在她的演講中,尼瑪問了觀眾三個問題:1。你今天快樂嗎?2。為什麼?3。你想明天快樂嗎?很顯然,最後一個問題最容易回答,因為沒有人會回答『不』。然而,第三個問題能不能實現,則取決於你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如果你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任何外部的因素,比如天氣、朋友、健康或財富等等,那你明天的快樂就不確定,因為所有外部的因素都是不斷變化的,可能變得更好,也可能變得更糟;可能和你心意,也可能不和你心意。總而言之,如果你的快樂來自於外界因素,你就不能保證明天你也會快樂,因為外部環境不在你的掌握之中。另外,從人的生老病死的大週期來看,你的快樂可能會越來越少,因為隨著你的身體的衰敗,你所能夠享受的感官的愉悅會越來越少。而如果你的快樂是來自於你的內心,你會更有可能得到長久的快樂。而佛法為人們畫出了精神世界的藍圖。通過佛法的修行,你會學習並掌握控制心的技巧,並利用這些技巧而成就幸福與快樂。

(待續)

:

Happiness is all in your mind: Gen Kelsang Nyema at TEDxGreenville 2014
Simple, profound truths are the realm of this Buddhist nun. Her message? The gift of happiness truly lies within our own hearts and minds. Gen Kelsang Nyema,...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6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二) +4

      起智慧,很多現代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大科學家或天才。比如說i牛頓,物理學的奠基人,發現了物理學三大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再比如說,莫札特,五歲就作曲了他的第一個作品。但這些 在佛陀的眼裡,還算不上真正的智慧,或者至少不是高階的智慧。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他們的智商不夠高嗎?或者是記憶力好不夠好?顯然不是,如果智商和記憶力能作為判斷智慧的標準,那麼現今的人工智能應該遠超人類的智慧了。畢竟人類的圍棋冠軍們—人類智力與記憶力都出類拔萃的人,都敗給了阿發狗—人工智能的傑作。在佛陀看來,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會到哪裡去。如果你不知道這些,甚至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你就算不上是有智慧的人。而一旦你開始探究這樣的問題,你才開始踏入通向智慧的門檻。這也應該是人類與人工智能的一個分界線。相信有很多智商高的人,或者學歷高的人,不願接受這樣的說法。他會想,我有這麼高的智力與很多的知識,怎麼會說我比智力低又缺少教育的人更沒有智慧呢?這不合理。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看這些人是否比其他的人過的更幸福、更快樂。好像不是這樣的,許多智商高的人比一般的人活得更痛苦。比如說『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詩詞仙李白,雖然是個詩歌天才,但一生鬱鬱不得志,時不時要借酒消愁,傳說他最終投江而死。如果從快樂這個角度來看,智商高的人並不比其他的人更有智慧。有人會說,你不能把快樂和智慧相提並論。有快樂並不代表有智慧。但在佛陀的眼中,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遠離痛苦了的人。並且,佛陀所傳授的,就是一條離苦得樂的路。佛陀所發現的智慧,可以讓你擺脫痛苦,得到快樂和解脫。


      來回頭說說牛頓。其實牛頓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為什麼又這樣說呢?因為有一天,牛頓開始思考了一個通往智慧的問題:物理世界是如此的美妙、和諧,而偏偏又有了可以發現並理解這些美妙的觀察者,這太不可思議了!這是為什麼?直到這時,牛頓才推開了通往智慧的大門,並由此步入了神學的殿堂。後人多以為他是老年糊塗才走向神學之路。鮮有人認為他是因為智慧邁入了一個新的高度,才開始研究神學。更少有人認為他是因為把現象世界和觀察者兩者都納入了他的視野範圍,才得以步入新的智慧層次。這在科學家中,也是少有的。很多科學家一生中從來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而牛頓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說他是個有智慧的人。至於他到底從對這個問題的探尋中得出了什麼樣的感悟與結論,就不得而知了。而佛陀不僅思考了觀察者與被觀察現象之間的關係的問題,還給出了很圓滿的答案。


      道了物理學與佛教所關注的不同視界,就會更容易理解有為法與物質的差別了。一切物質都是有為法,但有為法不都是物質。確切地說,有為法包擴色法、心法及不相應行法。色法基本上可以和物質相對應。但心法就不在物理學所研究的範圍了。這裡的心法是指能夠認知事物的意識。物理學,或者說所有的自然學科,都沒有把觀察者的意識納入自己學科的考量之中。這裡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只要有人的認知,就有意識存在,這反而讓人類很難意識到它的存在。就好比魚一直在水中,就很難意識到水的存在。而人類一直生活的大氣中,也很難意識到到大氣的存在,道理一樣。第二個原因是,自然科學認為自己所研究的是客觀的世界,而這個客觀世界可以獨立於意識所存在。既然如此,有什麼必要把意識扯進來呢?甚至到後來,這也是第三個原因,唯物主義哲學的產生,把意識作為物質的產物。這樣就進一步貶低了意識作為科學研究對象的價值。關於最後一點,從某個角度來看,會發現很荒謬,很有諷刺意味:一方面人類在科學技術上飛速的發展,都是人類意識思維的產物,而另一方面,人類卻不停地邊緣化意識在人類生命中的地位,從而把這些人類的文明成果歸功於科學—一些好像獨立於人類意識的自然規律的集合。結果科學愈發達,而唯物論愈盛行。黑白之顛倒,難有勝此者。其實,現代的科技已經顯示了許多不符合唯物主義理論的事實,而許多人卻視而不見,或者說不對這些現象做哲學的思考 。比方說,電腦的出現,讓人了解到,硬體和軟體是不同的東西,軟體不可能由硬體所自動產生(如果那樣,所有的軟體工程師都要失業了)。人的肉體和人的意識也有類似的關係。所以說,認為意識是物質的自然產物,可能是最為荒謬的哲學假設了。好在除了科學,還有神學與宗教的存在,它們在為我們呈現這個世界中的另一種真理。


      面說了什麼是色法和心法。那麼什麼是不相應行法呢?不相應行法是指既不屬於色法也不屬於心法的事物,比如時間;或者是既有色法也有心法的事物,比如人類。其實人類不是唯一有意識的物種。所有的動物都有意識。所以在佛教中它們連同人類以及其他四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的生命一起被稱為有情眾生,或稱為補特伽羅。這裡的四道眾生不被科學所認可。不過,設想一下,如果意識可以脫離色法(或物質)而存在,那麼他有其它的存在模式也就可以理解了。畢竟,科學至今為止,還不承認意識是一個獨立的現象,而只是把它視為有機體的附庸功能罷了。而佛教裡對所有六道眾生的狀態與特性有仔細的描述。這點,對無神論者來說,可能很難理解。好在,接不接受這種看法暫時不會影響你對佛法的主要智慧方面的理解。


      結一下,色法、心法和不相應行法都屬於有為法。到了這裡,我們對什麼是有為法,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那麼,佛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不是說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呢?如果是這樣,這比科學中或唯物論中所說的『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又有什麼高明之處呢?

      (待續)

      =======================================================================

      於李太白的看法,基於有關他的民間傳說,而這些民間傳說可能與事實有出入。曾經讀過一首英文詩,作者為『Li Po』。我猜測,它可能出自李白之手,詩中蘊含了『無我』的禪意。果真如此的話,我要對詩仙說聲抱歉。只是,我一直沒有找到此詩的中文版,所以一直無法確認。


                                                             The birds have vanished into the sky

                                                             And now the last cloud drains away

                                                             We sit together the mountain and me

                                                            Until only the mountain remains.

                                                                                                           ------Li Po

      :

      • 老兄自己写的吗?赞一个 +2
        • 谢谢鼓励!能读得下来拙文的人都是有缘人呵。
          • 能耐心读书思考,不容易。
      • Good article! The last poem: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by 李白
        • 老大的文学素养,令我高山仰止。终于了结了心中常年的困惑,甚是欣慰。多谢!
          • 别别,这是高中语文课学的 :p
      • 不相应行之我见——和redman先生的帖子 +3

        redman先生的文章中,写了色法、心法、不相应行法。个人猜测是出自于《百法明门论》对有为法的四大分类: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和心不相应行法。只是将心所法并到心法里去。心法色法比较容易理解。我谈谈对心不相应行法的认识。

        心不相应行,我也认为它是介于色法与心法之间的东西。具体指什么?我认为它指的是概念,也就是西方哲学中柏拉图所说的理念。

        《百法明门》里列举了24种不相应行,其中包括了名、句、文。名是概念,句是由概念表达出来的判断,文是由判断表达出来的推理。我认为,心不相应行,指的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搭造起来的理性的世界。这个理性的世界,是介于主客观之间的。

        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花朵:

        • 一朵具体的花,是色法。
        • 我们看到这朵具体的花,这个看的主体是心法。
        • 看到花,产生的种种感受,比如愉快等等,这是心所有法。
        • 从具体一朵朵花,所总结出来抽象的“花”的概念,这个就是心不相应行法。

        西方哲学,把这个“心不相应行法”捧为真理。形而上学,所说的形而上,指的就是这个心不相应行。但其实佛法对这个东西说的很透。佛经在几千年前用两个字概括——尘影,尘就是存在,影就是本质。尘影的意思,就类似西方哲学家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如果没有具体一朵朵花的存在,哪有抽象的花朵的概念(本质)?

        具体的现象是尘,抽象的概念就是影。影依尘而存在,就是萨特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

        ​​​​​​​一点拙见,供参考。

        • 很好的想法。可見問號先生也是喜歡讀書、喜歡思考的人。只是對於『概念』的理解還值得商榷。所謂『不相應行法』是指與心法不相應的現象。比如時間,
          我們的意識無法感知,眼耳鼻舌身也無法去感受時間。是故與心不相應。其他人的心我們也無法感知,故所有有情眾生也屬於不相應行法。而概念是我們的心對有為法的認知,當然是可以與心相應的。不過,概念不歸在有為法的範圍,應屬於無為法。至於薩特所說的本質,在佛陀看來,只不過是假象或幻影罷了。現象的本質在佛法看來就是空性。希望我後面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
          • 不相应行,不是指我们的心无法感知,而是指它非色非心,三位假立。

            >>所謂『不相應行法』是指與心法不相應的現象。比如時間,我們的意識無法感知,眼耳鼻舌身也無法去感受時間。是故與心不相應。

            首先,时间虽然不是眼耳鼻舌身能够直接感知的,但却是我们的意识能够感知的事物。否则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时间呢?时间流逝,完全是意识能够感知和察觉的概念。

            其次,不相应行的“不相应”,是与“相应”对立的。那么,与心相应的是什么呢?就是五十一心所,包括愤怒、后悔等等。这些纯粹的心理现象,是与心相应的,所以也叫作心相应行。相反的,时间虽然不是物质的色法,但它也不是纯粹的心理现象,所以才叫做不相应行。

            总之,时间之所以称为心不相应行,不是因为我们的意识无法感知时间,而是因为时间不是纯粹的心理现象。

            >>其他人的心我們也無法感知,故所有有情眾生也屬於不相應行法。

            说有情众生是不相应行。​​​​​​​不知道仁兄这种观点从何而来?有什么经文依据?

            众生的心我们无法感知,但是有他心通的菩萨可以感知。恐怕不能以此称有情众生是不相应行。这就如同我们的耳朵听不到超声波,但是蝙蝠能听到,难道超声波是不相应行吗?

            >>不過,概念不歸在有為法的範圍,應屬於無為法。

            概念,应该是二十四不相应行的名身,是属于不相应行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它不是纯粹的物理现象(色法),也不是纯粹的心理现象(心法)。

            =======================================

            总结的说,不相应行,这个不相应的意思,不是无法感知。而是指这些事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能划归为心理现象。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介于心法色法之间,三位假立,所以才称为不相应行。

            • 同意你對不相應行的解釋,你的解釋更為準確。謝謝指正!

              至於為何有情眾生是不相應行法,是基於以下的推理:1。它是有為法。2。它既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3。所以只能歸類到不相應行法。

              把概念作為有為法歸類於不相應行法,我覺得更為究竟,畢竟概念的產生也依賴因緣,是緣起法。既然是緣起法,便是有為法。我的行文中,有的用的是經部宗的講法,用的地方是用應成的說法。可能會有不一致的地方。你的補充,會讓大家有更好的了解。多謝了。

              • 先生学识好,又谦卑。我会慢慢拜读你的帖子,希望继续做一些佛理上的探讨。
                佛法衰微,就是因为严肃探讨佛理的人,太少了。
                • 可以看出,你也是很自謙的人。能遇到對佛法感興趣的人是難得又令人高興的事。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佛學中的問題。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三) 『無為法』 +3

      佛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不是說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呢?如果是這樣,這比科學中或唯物論中所說的『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又有什麼高明之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了解另外一個概念:無為法。


      什麼是無為法?簡單地來說,就是沒有作為或者說沒有功用的法。無為法有兩種。一種是概念法。另一種是恆時不變又無所不在的現象,比如說虛空,以及空性。這裡的虛空不是物理學裡的虛空,因為物理學裡的虛空可以有能量,可以有引力場等。而佛教裡的虛空是一種純淨的虛空,不障礙任何色法,也不被任何色法所障礙。


      先來說說什麼是概念法。概念法就是人的意識中所形成的各種概念。概念法這個詞並不是一個佛教的傳統術語,這裡用這種說法,只是為了順應現代人的語言習慣。如果用佛教的術語來說,是指由分別心所安立的法,又稱為相,或名言。引人概念法是為了說明人是怎樣認知外部世界的。


      還是用蘋果的例子做說明吧。比如你面前有一個蘋果你會怎麼去認知它呢?作為人類,你會用你的五官去感知這個蘋果,也就是用眼耳鼻舌身去感知它。你的五官收集了這個蘋果不同側面的資訊(色、聲、香、味、觸),然後對比以前的記憶,識別出這是個蘋果。這個過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以在一瞬間就完成。過程快得以至於我們沒有感覺到思考,也就不會意識到這其中的具體步驟。如果我們把對蘋果的辨識讓人工智能來完成,你就會體會到這個過程的複雜性。就單單從圖像識別這個側面來看,人工智能先要完成資訊的收集(比如利用攝影),然後處理出其輪廓特徵,再去與數據庫中的數據比對,或是通過神經元的計算,最後得出它是蘋果的結論。總而言之,就是把大量的數據經過一番複雜的處理,最後簡化到一個概念上。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認知過程是由繁到簡的過程。從信息學的角度觀察,你會發現,你的五官採集了大量的數據(小到幾千字節,大到幾百萬字節甚至更多),而一旦認知過程結束後,結論卻只有幾個字節的信息量。就蘋果這個例子來說,一旦你認出了它是蘋果,你就不會再去仔細描繪它的顏色、質地、香味、色澤、形狀、大小等等。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知道它是蘋果已經足夠了。


      從對蘋果的認知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人類認知的兩大特點。首先,它非常高效,用很少的信息量就蓋括了我們所要觀察的對象。另一方面,這種高效是在對觀察對象的極其簡化的過程中實現的。換句話來說,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丟失了可能超過99.999%的真實性。如果你對這個說法持懷疑的態度,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僅憑『蘋果』這個詞,畫出一個蘋果來。你可能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畫法,但可能沒有一個圖像與我面前的蘋果真正相符合。由此可見,如果從精準度的角度上看,我們這種通過概念的認知其實是非常的不精確的,甚至連近似都談不上。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種對真實的認知如此的不準確,為什麼人類的認知卻滿足於這樣的結果呢?原因是,絕大多情況下,人並不需要對現實有準確的認知。就認知蘋果這個例子來說,認出它是蘋果就已經解決了我們問題:它沒有毒,可以食用,是個水果。頂多,我們還想知道它的味道如何,但沒有人去考量它的哪個部位是什麼顏色,什麼硬度,或是什麼酸鹼度,甚至有什麼化學成份。更沒有人去計較與這個蘋果相關的其他因素。


      問題是,這種不準確的認知方式是不是有什麼缺陷呢?畢竟,人類一直以來是以這種認知方式來生活的,好像從來沒有過問題,並且,我們的科學也是建立在這種認知的基礎上的。


      (待續)

      :

      • +2
        佛教的空性到底是什么有待商酌
        • 謝謝!
          請問: 你對空性的理解是什麼?
      • 法是现象。无为法是不生灭的现象,有为法是有生灭的现象。

        法就是现象。有为法是有生灭的现象,无为法是无生灭的现象。

        有为法大分:

        • 物质现象是色法。
        • 精神现象是心法。
        • 介于物质与精神现象之间的现象,是不相应行法。比如概念或者时空等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四)什麼是『空』?

      這種基於概念的認知模式確實有隱蔽的、常人不容易發現的缺陷。


      首先,這種認知忽略或隱藏了事物的變化屬性。在蘋果的這個例子中,一旦我們認出了它是蘋果,我們的大腦就會把它作為一個概念或詞彙存儲起來。而這種記憶是不會變化的。幾天之後,我們記憶中的蘋果還是原來的樣子,而現實中的蘋果可能已經腐爛掉了,或者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我們的認知所得出的概念法,並不能隨外界中那個蘋果的變化而變化。就蘋果的這個例子來說,我們對這個蘋果所取的相已經固化在我們的意識中。因為這個原因,概念法在佛教中被歸類於常法。所謂常,就是說它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認知與真實的差異,會在我們的意識中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所觀察的對象是不變的。這種錯覺,在佛法中被稱為『常執』。


      其次,這種基於概念的認知,還會割斷事物之間的聯繫。世間的一切事物(有為法),都依賴其他因素而存在,並且它會一直與這些外部因素不停地互動。這種互動決定了這個事物的成、住、壞、滅。而經過人類的認知過程後,它們被變成概念法存在我們的意識之中。問題是,一個有為法與其所依賴的其它有為法之間的依賴關係,並沒有在我們的認知過程所產生的概念法之間等同的建立起來。甚至,絕大多情況下,我們只關注我們所要了解的這個有為法,而把這個有為法之外的其它因素都自動排出掉了。(當然,這樣說還不夠準確,因為這讓我們覺得似乎真實中有一個可以獨立於其它法(現象)的一個法(現象)。準確地說,我們只是主觀地截取了外境的一部分,而把它安立為一個概念或稱名言。)或者,我們壓根就沒有意識到與它相關聯的所有其它的法。比如說,對於蘋果,我們可能並不知道它與氣壓的關係。所以在認知蘋果的同時,我們對它所處的氣壓毫無所知。而不同的氣壓,有的可能讓這個蘋果爆炸,有的可能讓他坍陷。所以說,概念讓我們對事物產生的認知是片面的、不完整的。通過概念法來了解蘋果,我們不容易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也不容易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壞掉。因為在概念的認知中,蘋果與其周圍的其他因素,例如蘋果樹、空氣、溫度、濕度、氣壓等等這些它所依賴的環境都被簡化或忽略掉了。而這些所謂的外界因素曾經促成了這個蘋果的『生』,也將決定它將來的『滅』。基於概念的認知的這種缺陷也會在我們的意識中產生一種錯覺,就是覺得一個現象(有為法)可以不依靠其它因素而獨立存在。在佛法中這種錯覺被稱為『獨立自主執』。


      再者,這種基於概念的認知,還會割裂事物對人的依賴關係,或者準確地說觀察對象對觀察者的依賴關係。一個蘋果,在你看來是蘋果,在我看來也是蘋果。因此,這個蘋果就讓人感覺到是客觀的,對它的認知不依賴於某一個觀察者。而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基於概念的認知把結論簡化的緣故。如果去精確地了解這個蘋果的細節,我和你對這個蘋果的認知就會不同。比如對於它的味道,我可能覺得甜,你可能覺得酸。就算我門都覺得甜,但只要這種認知細分下去,我們的分歧就會出現。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我的五官靈敏度不同,對於色彩與味道等的評判標準也不同。並且,同一塊蘋果,不會被你和我都吃下去。這時候,我們就不會覺得對於這個蘋果的認知會與觀察者無關,會獨立於觀察者之外。所以佛法說,心與境是一體的,就是觀察者與被觀察的對象是不可分割的。巧合的是,在量子理論中,對微觀粒子觀察的結果也與所設計的觀察方法有關。佛法在這一點上與現代物理學是一致的。這種巧合有它深層次的原因。英語諺語說『魔鬼藏在細節當中』。用在這裡,也可以說『真理藏在細節當中』。而這種觀察者與被觀察的對象是可分割開的的感覺,是概念法帶給我們的另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是另一種的『獨立自主執』。


      到了這裡,如果你對『常執』和『獨立自主執』都理解並認同的話,那我們就可以開始探索佛法的最核心部分——『空』的概念。就像我們剛才討論過的,人在認知外在現象(有為法)時,因為概念法這種認知模式本身的缺陷,會產生兩種錯覺,『常執』與『獨立自主執』。如果用一個詞來蓋括的話,就叫『自性執』。所謂自性執就是認為事物(有為法)有可以自己單獨存在、不依賴於其他事物(抱括觀察者)的屬性。這種屬性稱為『自性』。而我們現在知道,這種對於自性的認同是來自於概念法的錯覺,是與事實不符合的。反過來說,所有事物(有為法)都是沒有自性的。沒有自性,就是佛教對『空』的定義。『空』是所有有為法的屬性,所以也稱為『空性』。


      在佛陀的教法中,一直圍繞著『空性』進行不同側面、不同深度的闡述。為什麼空性這麼重要呢?了解空性對我們來說到底有甚麼意義?


      (待續)

      :

      • It appears that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has a lot of similarity to Buddhism. 😂 e.g. Apple is a class. An apple is an instance of the Apple class.
        • 哈哈,概念法與面向對象編程確實有相似之處。我猜想,面向對象編程的方法就是從人類對事務的認知模式得到的啟發吧。 +2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五)萬法唯心造? +1

      上述所說的對『空性』的定義,其實是佛教中觀應成派對『空』的定義。中觀應成派在佛教的所有學派中被認為見解最為究竟。如果你讀其它宗派的佛教典籍,你會發現不同宗派對『空』有不同的闡釋,這也是學習佛法的一大難處。比如說佛教的唯識宗,會從『萬法唯心造』的角度去闡釋空性。一聽到『萬法唯心造』,沒有學過佛法的人第一反應會認為這是荒謬的:怎麼可能一切事物都是由心所製造出來的呢?這顯然有違常識。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一般人只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句話,而沒有理解它的真實含義。它的本意是說,人對一切現象的認知,都與心有關,並且由心所決定。『萬法唯心造』中的萬法,指的是一切現象在人的意識中的投射。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們打個比方。如果我們說,『所有的照片,都是由相機所製造出來的』。對於這句話,所有人應該都同意吧。這裡的相機,就好比我們的心,也就是意識;而照片,就好比我們對外界世界的認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對外界世界的認知由我們的心所決定,應該更容易了解吧。這也就『萬法唯心造』的意思。

      明白了『萬法唯心造』的意思,接下來我們要問的是,佛教,確切地說,佛教中的唯識宗為什麼要解釋這個貌似顯而易見的道理?原因是,不了解佛法的人,會錯誤地把我們對現象的認知,等同於現象本身,或者說認為是對那個現象的最真實的呈現。就好比把一張蘋果的照片等同於這個照片所拍攝的那個蘋果,或者認為照片上的蘋果是最真實的。而沒有意識到,這個照片其實是取決於相機,而不是所拍攝的蘋果。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例子來解釋這個道理:同一個蘋果,不同的相機會拍出不同的照片。比如說,用一個普通數碼相機你會得到一張彩色的蘋果照片,而用一個X光機拍攝蘋果,你可能什麼都沒有拍到,而X光相機卻可以把一個蘋果樣的石頭排出類似蘋果的樣子。在這個例子中,相機決定了你會得到什麼樣的照片。

      說到這個,有的人會堅持反駁說,不對,應該是蘋果和相機一起決定了照片的樣子。唯識宗確實也承認在我們的心識之外,有個會讓我們的意識中產生蘋果這個概念的東西,並稱這類東西為『依他起』。但這個東西並不是我們意識世界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的意識世界是由各種概念、形象所構建的,沒有一丁點那個東西的化學分子在裡面。就好比我們用電腦檢查一張數碼照片,我們會發現它其實就是0和1的一個組合,而這些0和1是由相機產生的,雖然在產生時會受到外面那個『依他起』現象的影響,但『依他起』本身沒有0和1,也不會產生0和1。而只有數碼相機才能產生0和1。從這個角度來了解『萬法唯心造』可能會容易一些。

      但了解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了解這些會讓我意識到並檢視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與真實世界的差距在哪裡。哪些東西是『依他起』的現象中所沒有的東西,而被我們的認知過程所強加上去的。這些所強加的東西在唯識宗裡被稱為『遍計執』。由於『遍計執』的原因,我們的認知就會與真實的情況產生偏差,因而生出種種煩惱,造作種種惡業,最終在三界六道中流轉。

      學習佛法會讓我了解到,我們是怎樣認識這個外部世界的。如果我們的煩惱是因為我們對外界的錯誤認知而產生的,那麼改變或修正這個認知過程,就可以減輕甚至去除我們的煩惱。這也比改變外部世界更容易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有了這種了解,會讓我們改變我們人生中需要努力的方向:通過淨化提升我們的內心而昇華生命的品質。不要忘記,佛陀的目的是為了讓人離苦得樂,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從『心』開始。


      (待續)


      :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六)你為什麼快樂? +3

      在解釋唯識的『萬法唯心造』時,我們說『萬法唯心造』中的萬法,指的是一切現象在人的意識中的投射。其實這種解釋還有不圓滿之處。如果你思維慎密的話,你會發現這種說法與前文提到的心與境是一體的說法有矛盾之處。如果心與境是一體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指出哪是境(被觀察的對象),哪是心(觀察者)。也就沒有辦法分辨現象與意識。這個矛盾該怎麼解決呢?這裡就需要引入世俗諦與勝義諦的概念。仔細解釋這兩個概念會很複雜,因為不同宗派對它們有不同的定義。不過簡單來說,世俗諦就是能用世俗的概念來解釋的真理;而勝義諦則是無法或很難用世俗的語言來解釋的真理,這些真理雖然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但卻可以被聖者所證悟。如果你讀過《心經》,你也許會覺得它很難懂,或者有許多與所學佛法矛盾之處。佛陀講法說五蘊、六根、六處、十八界、四聖諦、十二因緣,而在《心經》所說的『空』中,卻把它們全都否定了。是不是觀世音菩薩要與佛陀唱反調?顯然不是。觀世音菩薩是在解釋證悟空性的感受,所說的是勝義諦,所以聽起來似乎挺令人費解。在世俗諦中,我們可以可以區分心與境(現象),但在聖者證悟空性的那一刻,心與境是一體的。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佛法所說的真實與我們一般人說認為的真實是不同的。一般人所說的真實在佛法裡被稱為世俗的真實,若按佛法的標準,世俗的真實其實是一種假象,或說是顛倒的認知。為什麼這麼說呢?通過前面介紹的唯識宗的解釋,我們了解到人對現象的認知與現象本身是不同的;不僅不同,還會由於認知過程本身的缺陷,而添加了一些現象本身所沒有的屬性。意識到這一點,會啟發我們去探尋一種更完美的、無染污的認知。通過這種認知方式才能了解事物最真實的面目,也稱實相。只有了悟了實相,才能覺醒,才能得到永恆的快樂。

      唯識宗雖然對空性的闡述在中觀應成派看來還並不是最究竟、最徹底的,因為中觀應成派認為唯識宗還執心為實有。儘管如此,其理論已足以把世俗的人們從對物質世界的執著與迷茫中解脫出來。其實世界上的大多數宗教,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讓世人不要被外部世界所迷惑,而是要耕耘自己的內心,從心靈上去尋找幸福的源泉。追求幸福,也是人與機器人的最大區別。如果人類不能意識到這種差別,不能做出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那最終的結局便會使人類變成機器人、或者是人工智能的奴隸。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活著只是為了生存,或者只是為了為了某一公司、團體組織或國家而工作,而忽略了自己與他人的幸福與快樂,那麼這種工作有什麼理由不能被機器人所替代?而人類科技的發展,如果是以人的幸福以及人的基本權利為代價(比如不打疫苗的權利),那科技的發展最終的結果會把人類邊緣化,成為為機器而服務的奴隸。思考一下,我們現在賣了命(以命換錢)地寫代碼、維護服務器和網路,究竟是我為機器服務,還是機器為我服務?這其中的分界線在哪裡?

      這裡讓我們探討一下人的精神修煉與幸福的關係。2014年的時候,女尼格桑-尼瑪在TED上做了一個很有啟發的演講。有興趣的可以點本帖的擊鏈接去看一下。在她的演講中,尼瑪問了觀眾三個問題:1。你今天快樂嗎?2。為什麼?3。你想明天快樂嗎?很顯然,最後一個問題最容易回答,因為沒有人會回答『不』。然而,第三個問題能不能實現,則取決於你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如果你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任何外部的因素,比如天氣、朋友、健康或財富等等,那你明天的快樂就不確定,因為所有外部的因素都是不斷變化的,可能變得更好,也可能變得更糟;可能和你心意,也可能不和你心意。總而言之,如果你的快樂來自於外界因素,你就不能保證明天你也會快樂,因為外部環境不在你的掌握之中。另外,從人的生老病死的大週期來看,你的快樂可能會越來越少,因為隨著你的身體的衰敗,你所能夠享受的感官的愉悅會越來越少。而如果你的快樂是來自於你的內心,你會更有可能得到長久的快樂。而佛法為人們畫出了精神世界的藍圖。通過佛法的修行,你會學習並掌握控制心的技巧,並利用這些技巧而成就幸福與快樂。

      (待續)

      :

      Happiness is all in your mind: Gen Kelsang Nyema at TEDxGreenville 2014
      Simple, profound truths are the realm of this Buddhist nun. Her message? The gift of happiness truly lies within our own hearts and minds. Gen Kelsang Nyema,...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七)不同宗教的相通之處 +1